三人谈 | 强化制度意识 提高治理能力

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9-11-12 点击数: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如何强化制度意识、提高治理能力?我们就此采访了董振华、洪向华、杨英杰等三位学者——

  嘉 宾

  董振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洪向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

  杨英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社长、研究员

  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记者:《决定》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实践中如何把握贯通?

  董振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遵循“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洪向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在实践中把握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并且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不能偏废。

  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艰巨,工作繁重。虽然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说在如何发挥好制度效能方面重视不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久久为功,既要把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要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加强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

  杨英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记者: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重要意义?

  董振华: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发挥,是建立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基础之上的。邓小平同志说:“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否则就治理不下来。”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在建设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而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洪向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好的制度制定出来,如果不能得到执行,制度就转化不成治理效能。所以要切实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使他们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宣传教育的工作很重要。同时要通过领导干部做表率增强全社会的制度意识,使尊崇制度、执行制度蔚然成风。

  杨英杰:《决定》突出从抓制度落实入手提升制度的执行力。比如,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一条中,强调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强调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强调要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等。关于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决定》在最后一部分专门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比如,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等等,全面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记者:《决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董振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淬炼思想,不断提高能力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洪向华: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是摆在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主动、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在伟大斗争的实践中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治理能力。

  要建立和推行年轻干部服务基层制度,采取扶贫、支教、建立联系点等多种方式,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实际,服务基层;选派年轻干部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重点工程等任职或挂职;注重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风险挑战中锻炼年轻干部,真正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杨英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党的领导,特别是党的全面领导,更需要在法治前提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如何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的关系,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性,使这种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全过程,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亦是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真意之所在。(记者 李自强)

版权所有:山东女子学院 纪委办公室 Copyright@2011 严禁以任何形式复制,抄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2399号 邮编:250300 电话:(0531)86526877